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检测试题 初三 化学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 选择题(42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此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A.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B.人体所需维生素大多要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取
C.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
2.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水 B.蛋白质 C.糖类 D.油脂
3.下列疾病与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维生素无直接关系的是
A.近视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4.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5.下列物质中,不属有机物的是
A.甲烷 B.葡萄糖 C.淀粉 D.碳酸
6.时装店里琳琅满目的服装布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羊绒 B.棉布 C.涤纶 D.真丝绸
7.有人把食品按来源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其含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按照这一观点,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菜油
8.下列有关塑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B.废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C.普通地膜碎片在土壤中很快就会被降解
D.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9.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气中毒是指“CO中毒” B.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C.纤维素属于糖类但它不能被人体消化有 D.棉花、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10.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B.汽车轮胎——塑料
C.羊绒衫——天然纤维 D. 食品袋——塑料
11.许多场所或产品的外包装上常有一些标志,下列图标中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12.下列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A.用小


C.用工业石蜡给水果上蜡“美容”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13.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黄铜和黄金——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C.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14.化学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
#p#副标题#e#第Ⅱ卷 非选择题(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含5个小题,30分)15.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关注同学们的营养问题:
某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米饭、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
(1)以上食物中所含营养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
(2)考虑到中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该食谱中还缺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你建议食堂应增加的食物是___________。
16.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予以补充。如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1)上面提到的补钙、补锌和加碘食盐中的钙、锌、碘是指___________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儿童表现为___________病,老年人表现为___________症。
(3)碳酸钙是一种廉价的高钙补钙剂,虽然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服用后可转化为可溶性钙盐被人体吸收,其转化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补钙效果,服用有些补钙剂时,常需配合服用维生素D,据此推知维生素D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以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______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薄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2)我们常用的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___________会引起贫血.
(4)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少量_________,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5)媒体曾报道过面条可燃,有市民误以为是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所致,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面粉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就是可燃物.当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就能够燃烧,而且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18.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右图是某服装的标签:

(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___________。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___________ 好、___________和耐化学腐蚀的性能,因此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挻括。
(2)检验其主要成分为丝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推广使用含10%的乙醇汽油,其目的是开发石油替代资源,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常温下,乙醇是一种能溶于水和汽油的液体,能在空气中燃烧。制取乙醇的方法是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C2H5OH)和CO2,另查资料知:纸张等含纤维的物质也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乙醇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想利用身边的废弃物生成乙醇,你设想的生产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只包含1个小题,13分)
20.已知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2)今将9.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0.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计算该9.6 g有机物中含有哪几种元素?各多少克?
(3)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p#副标题#e#四、(本题只包含1个小题,15分)
2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化学小组进行了化石燃料之一的煤的相关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
②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其中X的化学式是H2SO4 .
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1: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甲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煤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
乙质疑甲同学的方案的合理性,其质疑的理由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变浑浊不能确定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
实验2:乙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现象与结论: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B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实验反思:(1)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使煤充分反应 .
(2)实验中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存在 .
(3)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两图分别表示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的质量。

其中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__作燃料时最易形成酸雨。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p#副标题#e#
九年级化学单元目标检测题
参考答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一、1D 2B 3A 4C 5D 6C 7A 8C 9D 10B 11B 12 A 13 C 14B参考答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二、(30分)15.(1)糖类、维生素;(2)蛋白质 ,豆腐(鱼、肉、鸡、蛋、牛奶等)
16.(1)D;(2)佝偻,骨质疏松;(3)CaCO3+2HCl=CaCl2+H2O+CO2↑,促进钙的吸收
(4)C
17.(1)C;(2)乳化;(3)铁元素;(4)维生素;(5)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BC
18.(1)丝,弹性、耐磨;(2)取面料少许灼烧,有头发燃烧的臭味,用手指轻压灰烬就碎,则说明主要成分是丝。
19.(1)乙醇是一种能溶于水和汽油的液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

三、(13分)20.(1)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含有C、H、O元素,C元素的质量为3.6g,H元素的质量为1.2g,O元素的质量为4.8g. (3)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1:4. (4)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4:1.四、(15分)21.
查阅资料: ②H2SO4 ③SO2+Ca(OH)2=CaSO3↓+H2O
实验结论:煤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变浑浊不能确定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现象与结论:B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反思:(1)使煤充分反应 。 (2)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存在。
(3)该题答案自己写哟.
(4)天然气,煤。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