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手机客户端
九年级化学_初三化学_无忧化学_欢迎你!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之窗 > 知识杂谈 > (2015年-1901年)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及贡献(3)

(2015年-1901年)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及贡献(3)

2015-10-11 字号:[ ] 编辑:56hx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1939年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38年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7年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6年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5年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4年未颁奖。
    1933年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2年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1年 未颁奖。
    1930年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29年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28年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7年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6年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5年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4年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3年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2年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1年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0年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19年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18年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6年 未颁奖。
    1915年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4年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3年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2年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1年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0年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09年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08年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7年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6年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5年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4年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3年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2年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若有疑问,不妨搜索一下:
转载或变相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化学(www.56hx.cn)谢谢!!
0
 

知识杂谈